集邮随笔

发表时间:2003/03/01 00:00:00  来源:《华夏邮林》2003年第三期  作者:冯柏林  浏览次数:1514  
字体大小: 【小】 【中】 【大】
集邮随笔
    古人有警世十大俗气之说,在今天21世纪中国邮坛来对照,也颇令人深省的。俗者,庸俗不雅也。
    第一俗:腰有十翁钱必振衣作响,混充阔佬,华而不实令人作呕。
    11月20日,国家邮政局发行《武术与跆拳道》特种邮票一套两枚,面值才一元六角;而河北沧州市邮局借首发式机遇推出11项邮品,其中第9项珍藏版售价6998元,是邮票面值的四千多倍。即使提前18年工资翻了二番的我也买不起。只有那些向有集邮嗜好的贪官行贿者例外。
    第二俗,每与人言必谈及贵戚。沧州市邮政局(其它邮局也一样),借首发式几年难逢的大好时机,发各式各样穿金戴银豪华包装的邮品都把“贵戚”——国家邮政局抬出来眩耀,以示正统、合法。全不顾广大集邮者承受力。
    第三俗,遇美人急索登床,据为已有。“董永与七仙女”本是民间传说,董永是千乘人还是孝感人谁也说不准,何来祖籍原地?却有几个地方都把这套邮票美人拖进自已床上受用,目的无非是圈饯。
    第四俗,见到问路人必作傲睨之态,不肯善意告之。“如何走活邮市这盘棋?”“为什么邮协会员会大量流失?”“中国集邮者该怎么走出低迷困境?”国家邮政局的头头们就是不肯用行动来指明方向!对内部蛀虫,对违规行为,就是不能用“三个代表”这把尺子来量一量!傲睨之态对待广大集邮者。
    第五俗,与朋友相聚便喋喋高吟其酸腐诗文。中国集邮报是广大集邮者的良师益友。几年来从该报见到孝感孝文化节、XX市豆腐文化节、杭州有游船文化节、桂花文化节、西湖博览会集邮文化展……什么都找文化这个筐筐来盛,又出纪念封,又是纪念邮资片,泛滥成灾,唱了多少年“集邮文化”高调,集邮者却愈来愈少。
    第六俗,施人一小惠便广布于众,如今年给会员一点实惠——供应“中秋小秋版张”却要摇号。我运气不佳没有对上号,而集邮协会却吹嘘非会员对号的资格都没有,总有部分会员得了实惠嘛!
    第七俗,与人交谈便借刁言以逞才。邮友相交,贵在忠诚。我有幸常参加杭州市西湖集邮茶座和新光邮票会联谊会茶座,深深感到邮友之间坦诚相见的可贵。几乎没有遇见“刁言以逞才之辈,只有虚心探讨邮识,直率坦言已见之同好,集邮是高雅活动属实。
    第八俗,见人常多蜜语而背地必揭人短处。有道是谁人背后无人说,谁人背地不说人。有时我也难免背后说人是非对错。当面奉承拍马屁,背后揭人隐私造谣伤人的事,我自信抬头三尺有神明。每天反躬自问无愧于心。但自我抬高贬低人者幸好也是一种活法。我信奉“来说是非者,多是是非人”的格言,所以和二个茶座的众多邮友还是相处得很好。 
    第九俗,借人之债时其脸如丐,而被人索偿时则其态如王。借钱容易还饯难。
    有一邮友张XX,回宁波经杭州电话约我车站一会。第一次见面就提借路费,我毫不迟疑借给他十元钱。一周后汇款来还,守信也。
另一邮友托买Tl“体操运动”一套。我从市场上花180元买了一套寄去。半月后他回信附回(6-1)一枚说品相不好。一看右上角有一小洞,我奇怪,买时一再检查是全品相的,怎么会这样?钱也不提起。我只好从自己邮册中找一枚(6-1)速寄他。半月后他来信附(6-6鞍马)一枚说缺齿。细一看果然缺左下角边齿。再换好寄他。这位福建泉州邮友从此音讯全无!
    第十俗,游戏人生,调侃社会。

    “人民日报四十年”"邮资片,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纪念人民日报创办四十年而发行的。可是就有人说它是错片,说是语法不通,缺少谓语。我想起五十年代初党内发行一本红色封面的书,名“中国共产党三十年”,每人发一本学习用。谁都知道是纪念党三十年历史的文献。汉语是一种非常简洁的语言,许多话约定俗成。如:“我在锅里炒菜”,绝不会误解成人在锅里,都知道是用锅炒菜。炒邮票也不会理解成把邮票放进锅里当菜炒,而是把邮票当商品买进卖出赚钱。游戏人生,终显浅薄,调侃社会,难博一笑。



上一篇:集邮断想
文章评论
发表评论:(匿名发表无需登录,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。) 登录状态: 未登录,点击登录

版权所有:藏家世界(微信公众号) QQ:228729911  QQ群:290837045(藏家)

鄂ICP备2021000329号-1 鄂公网安备 4201040200068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