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江岱山岛旅游攻略
浙江岱山岛旅游攻略
岱山岛位于舟山本岛以北,地处杭州湾口外,为岱山县人民政府及4镇(高亭、东沙、岱东、岱西)政府的驻地,县城设在该岛东南部的高亭镇。南距舟山市政府驻地30公里,西南距大陆宁波市74公里。陆域面积104.97平方公里,最高点磨心山海拔257.1米。海岸线长96.31公里。岱山历史悠久,据岛上出土文物考证,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,岛上已有人类繁布于生息,有文字记载的也有二千多年的历史。
岱山县在浙江省东北部,舟山群岛中部,隶属于舟山市。北与嵊泗列岛接界,东临公海,岱山东濒公海,西接平湖、慈溪海域,南临舟山岛,北与嵊泗县海域相连,背靠沪、杭、甬长三角都市区,扼据江海联运和长江。全县有404个大小岛屿组成。辖6个镇、1个乡:衢山镇、高亭镇、东沙镇、岱西镇、长涂镇、岱东镇、秀山乡。岱山县岛屿呈西南-东北走向,以岱山岛为中心,诸岛屿呈“X”型分布。东西长约169.6公里,南北宽约57公里,由404个岛屿组成,其中住人岛屿16个(其中驻乡镇政府岛屿5个)。
岱山岛东西走向,东宽西窄,形似桑叶。岱山岛四周岛屿环绕,水道、航门密布,岸线曲折,沿海有不少优良港口和锚地。岛南有岱山主港——高亭港,是岱山县主要的渔港、商港和对外交通枢纽。岛北岸的东沙港,是岱山县内的商港、渔港和避风港。
岱山岛的旅游景点有东沙古镇(20元)、鹿栏晴沙(30元)、摩星山景区(40元)、中国海岬公园。
东沙古渔镇,位于著名渔场岱衢洋沿岸,岱山岛的西北角,是一座千年古镇,是舟山群岛著名的渔港。自清至新中国建国初期为岱山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东沙三面环山,一面濒海,原自西向东有一个半圆形海湾,镇区就坐落在中海湾东角的沙滩上,古称“东沙角”,镇名由此得。古镇还因盛产大黄鱼,而被誉为“大黄鱼之乡”,历来以渔、盐著称,每逢鱼汛季节,东南沿海各地渔民汇聚岱衢洋。境内有东恳山、大寨子山、小寨子山等6个岛屿。东沙古渔镇距县城高亭9.7公里,距宁波44.1海里,距上海99海里,距上海洋山港17海里。
东沙是古镇,更是古渔镇,被誉为中国著名的海岛古渔镇。走入东沙,空气中的咸腥,枯槁的腌鱼落地桶,都无不印证这个古镇和渔业的亲密。东沙因渔而衰,因渔而兴。它建制于唐,明清两代曾实行两次海禁,海岛一度荒芜,直至清康熙二十七年(1688)起驰禁,各地渔民先后进入岱衢洋捕鱼,渐使东沙渔船云集,东沙至此以渔兴市,成为清朝民国时期东部沿海的繁华商埠。每到鱼汛时,各地渔船便会聚集东沙,船以千计,人达数万。东沙港自东起新道兴、铁畈沙、大坑、栈货坑、山咀头、沙河口、念母,到西沙角止,滩涂上帆船如云,操着各种口音的渔民们——闽南话的、台州话的、奉化话的、宁波官话的,都汇集在这里,摇着各式各样的帆桨,渔灯高挑,码头上运鱼过鲜,金鳞闪烁的大黄鱼、银盘似的鲳鱼、银链样的带鱼、纺锤样的墨鱼,全闪着鲜亮的光,通宵不绝,栲网的、补网的、劈鲞的、晒鱼的、装鱼的、卸盐的忙碌而又热闹。
古时繁华的“横街鱼市”为小镇积淀了丰厚的海洋渔俗文化。上世纪六十年代后,由于渔业资源衰退,“横街鱼市”景观再不复见。但东沙角的“聚泰祥”等街面店铺、董家、俞家、孙家等居民老宅,保存完好,传统糕点和美味海鲜所构成的食文化,仍绵延至今,境内还有众多的文物古迹:新石器时期的北畚斗遗址、渔民祭海的羊府宫、东海工委旧址……,东沙角的民居旧宅形式多样,建造精湛,风范古朴,且融东西方的建筑风格于一体,由于有这些丰富的人文景观,相继成为《上海秘密站》、《苦瓜弄》、《徐福东渡传奇》、《千山暮雪》等多部影视剧的外景拍摄地,被国内影视界视为“天然的海上影视城”。
古镇沿街店铺密布,形成“蓬莱十景”之一的“横街鱼市”景观。民国二十二年(1933)《申报》报道:“东沙角一隅,居民三四千,大小店铺四百余号,其商业密度实为罕见”。主要传统街区以横街为中心,包括山渚头一路、人民路、解放路及和平路等路段,至今街区格局未变,古韵犹存,在众多的古镇中独具海岛特色。朝着老街往里走,悠悠的古巷,古色古香的民宅,留着旧商号印迹的店铺,还有渔厂、盐坨、货栈等触目皆是,古朴典雅。
东沙古渔镇,是舟山市三个传统渔都(定海、沈家门、东沙)中唯一整体风貌保存完好的古镇,也是中国唯一的海岛古渔镇,是海洋文化的瑰宝。悠久的历史,繁荣的商贸,形成了东沙镇特有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内涵,综括起来有独具特色的四大文化,即建筑文化、宗教文化、饮食文化与民俗文化。
古镇的大门在临海的东渡路上,建有高耸如云的大牌坊,旁边还有一个大黄鱼故里的雕塑,对面有一条木船,木船的后面是2009年底建成的东沙海塘。
东沙海塘北濒岱衢洋,遥对杭州湾北岸。海塘全长1.65公里,形成一闭合围区,保护区面积3150亩。
·鹿栏晴沙
鹿栏晴沙景区因位于岱山本岛北部的鹿栏山下而得名,距县城高亭镇14公里,既是旅游开发区,又是古“蓬莱十景”之一,是天然的大型海滨浴场及海滩活动中心。
这次,由海宁而来,内心中钱塘江涨潮的震撼还遗留脑中,因此对潮水有抵触和恐惧感,不敢贸然深入海水中,也因为穿着长裤,仅仅只让海水浸到脚踝处。迎面站立海水中,静心感受波涛汹涌的潮水涨落,潮水涨过来时,双脚仿佛被一股力往岸边推,人也朝岸边倒;潮水退下去时,脚后跟被淘出一个沙洞,形成一个小漩涡,双脚也情不自禁地往沙里沉陷下去,令人魂不守舍,惊恐万分。
潮水一波波的涨上来,又一波波的退下去。潮水回退的急,露出整片整片夯实的沙滩;回退的慢,海水遗留在沙滩上时,呈现出一面水镜,碧空的蓝天倒映在沙滩上,海天一色,美轮美奂;潮水不快不慢,遇到松软的沙质时,露出的沙滩犹如波浪滚滚,妙不可言;那种神奇的交叉潮,更是难得一见。
景区内的海坛,始建于2006年,是第二届中国海洋文化节的主会场。据史志记载,岱山人民自唐宋以来,就有休渔谢洋的庆典,因此说,海滩更是歌颂海洋、祭祀海洋的圣地和海洋文化的论坛的标志。海坛之巅的定海神针上有四条龙,从在东南西北的方向直指蓝天,在太阳的照射下散发出金黄色的金属光泽。海滩上如猫形状的岩石与定海神针朝夕相对,相互呼应。伴着绵绵海风,于沙滩上放飞的风筝,感受大海的气息,享受悠闲的生活,令人十分惬意……
这里的海水是黄色的,虽不是蓝色的,但是很干净,也没有水草、垃圾、油污等脏东西,浪冲到岸边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出清澈的水质。
这里的沙很细,有点像泥,一点不脏,像泥的原因只是因为沙子非常非常细。走在上面像踩在铁板上——踏实,非常舒服,非常陶醉。沿着海滩走进海里几十米都到不了腰,一个个海浪打过来挺有趣。
这里的大海辽阔宽广,沙滩一望无际,有山有海有沙滩,心情舒怡的好地方,远处的海轮是上海洋山港到岱山县新城码头的渡船。
鹿栏晴沙的正门濒临沙洋社区,社区东临岱衢洋,南接千亩盐田,西至全县最大水库落沙湾水库,北靠老鹰山,由原冷坑村、庙后村、沙洋渔业村撤并而成。地域面积5.6平方公里,有居民762户,1987人。社区还是著名的风筝村,30多面风筝墙体画将整个村子装扮得美不胜收。
沙滩上,参加2019中国·岱山岛国际风筝节的选手们正在双手盘鹰、花式耍鹰的个人和群体操练。20日晚,风筝节在岱山县体育馆开幕后,因第17号台风“塔巴”(热带风暴级)台风天气影响,比赛被推迟。
20日上午8时25分,在岱山县长途客运中心乘坐“岱山-上海”旅游大巴(每天一班,95元),由岱山县新城码头出岛(9时10分),经洋山沈家湾客运码头、东海大桥(跨海,2005年12月10日历时三年半通车,线路全长32.5千米,主桥全长25.3千米,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,时速80千米),前往上海(南浦大桥,14时下车)。
21日上午,上海中雨时,才知道“塔巴”台风登录我国。在岱山岛与台风失之交臂,没能体会台风威力,顿生遗憾。13时28分乘坐K782列车离开上海前往苏州(晴)。
武汉人看大海,到岱山岛是最短距离,您动心了吗?
岱山岛,再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