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跟黎老学集邮一一黎泽重先生集邮六十年

发表时间:2004/12/01 00:00:00  来源:华夏邮林2004年第12期  作者:邓仲林(湖南长沙)  浏览次数:1536  
字体大小: 【小】 【中】 【大】
我跟黎老学集邮一一黎泽重先生集邮六十年
    集邮学问渊博  一心扑在集邮事业上
    长沙湘江之滨,岳麓山下,有一位年过古稀的离休干部黎泽重先生,他一生酷爱集邮,经常活跃在邮坛上,大家尊称他集邮“奇人”。
    黎老从1946年走进学堂门,就开始了集邮,从兵荒马乱的旧中国,到今天的太平盛世,近六十年的集邮生涯中,他收藏的邮票、邮品多达数万枚。这位著名的老集邮家,先后在《人民日报》海外版、《南方周末》、《读者》以及全国各地报、刊上曾发表过1000多篇邮文。同时,他自费创办主编《甲子邮刊》连续20年从不间断。方寸邮票赋予了他那多彩世界的平台,他的工作之余,总是扑在集邮事业上。
    我是上个世纪90年代就有缘结识了黎老,工作之余常去请教他,作为一个集邮爱好者来说,真可说有幸找到了一位好老师。当时他告诉我:“只有爱邮才能集好邮。”当去到他家里时,从卧室到客厅,几乎所有空间都摆满着邮票、邮品、邮文、邮书等资料,仿佛走进了一个“邮的世界”。他经常从集邮的启蒙讲到集邮研究的深处,他说:“集邮要走出自己的路来”,“集邮要创新,活动要创新”。平时他乐于助人,每当邮友或集邮爱好者向他求教或索要邮品、邮刊等资料时,他总是有求必应,慷慨相助。从细读他主编的《甲子邮刊》开始使我萌发了向他学邮文写作和收藏体会的稿件,但又由于自己水平确实有限。后来在他的帮助指导下,第一次写了一篇题为《正义者必胜》的“豆腐块”文章,由于是中国人民赴朝慰间团赠送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香烟上的“烟标”,经他修改后第一次刊登在他的《甲子邮刊》上,这也就是我的第一篇“处女作”。由于长期得到他的指教,使我几年来在全国各地报、刊上也发表了200多篇文章,今年还在无锡举办的全国民间集邮文献展览上获得三等奖。在集邮研究和邮文写作上,黎老可是我的好老师。
    集邮道路艰难   集邮快乐人生
    黎老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,近30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大炉里锻炼成长。他从广东南海之滨的湛江到世界屋脊西藏高原,度过了高寒的恶劣气候,接受了军旅生活中的艰难考验,铸就了“一不怕苦,二不怕死”的坚强意志。1978年他转业到湖南省艺术学院工作,对集邮活动情有独钟。记得2003年5月,湖南省邮协召开成立20周年座谈会,作为邮协副会长的黎老,从住地岳麓山到城区相距24公里,且正逢麓山南路修改扩建,到处无法通车,不少长距离路面全靠步行。就在这样天雨、泥深路滑的情况下,他只好趁天蒙蒙亮就起床动身,背着沉重的邮品、资料,用脚和双手在泥泞中爬行,经过几小时长途跋涉,终于按时到达会场。又如2003年9月,省邮协委托他去找湖南早期的邮人撰写邮史、材料,他二话没说,前往广西采访湖南著名老邮人张岳峰先生。途经百色地区,在中、越边境的高山上,汽车发生车祸,同行者均己受伤,年老的他伤势更重,还差点送了老命。后经抢救、治疗,逐渐恢复健康。为了集邮事业,黎老走过了多少艰难、曲折的道路,但当人们问他集邮值不值?他回答:“苦尽甜来,快乐集邮。”
    勤俭节约的楷模  邮人的榜样
    黎老常说:“集邮是要花钱的,而且要花很多的钱”。作为离休干部的他,经济收入并不太低,一般生活理应够花,但是,要成为集邮名家,则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。黎老为了他钟爱的集邮事业,宁愿省吃俭用,不吸烟、不喝酒、不打麻将,甚至是地地道道的湘潭人连槟榔也不嚼一口。他经常外出到市内参加频繁的邮事活动,都从不叫在公司当老总的儿子开车送他,他舍不得花钱坐的士,硬是靠两条腿走路,外加一张老年市内乘坐公共汽车免费证,甚至连“现代化”的手机也没有一部。有时,由于邮事活动需要用餐,他也总是讲:“吃点萝卜、白菜、小米饭就行了,把节约的钱用到集邮事业上去”。
    《甲子邮刊》20年艰辛  终结硕果
    1984年正逢农历甲子年,黎老为了沟通海峡两岸邮友实现祖国早日统一的愿望,自费创办并主编《甲子邮刊》,这本小小的邮刊,可震撼了很多大人物。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屈武,台湾国民党元老陈立夫,著名集邮家张包子俊,原《人民日报》社长邵华泽以及黄永玉,李琦,巴金,冰心,沈从文等著名画家、作家、艺术家都曾为该刊题写刊眉或题词。其创刊号从仅9页的黑白印刷开始,年年从不间断,一直坚持20年出刊175期,特别是近年来每期在100页以上,编排活泼、色彩印刷精美、图文并茂、内容丰富,很有可读性,邮人都很爱看。
    这是一本为弘扬祖国集邮事业而创办,作为个人赠送和交流的邮刊,艰难的道路走过了20年,连年被评为“全国民间十佳邮刊”之首,成为振兴中华,沟通海峡两岸的金桥。说起办刊,真不容易,他长期以来需要购买大量的邮票、邮品、邮文、邮书等资料,每年印刷、发行就需几万元,对他来说确是个“天文数字”,筹集资金,谈何容易。另一方面,从每期邮刊的选材、组稿、编写、校对直至邮发,都要亲自操办。他为了保证邮刊印刷质量,那怕酷暑寒冬,甚至有时带病坚持,在相距几十里路程的情况下一天来回数次之多。
    集邮快乐  活跃在邮坛
    离休多年,己年过古稀之年的黎老理应好好休息,但他为了繁荣我国的集邮事业,还是孜孜不倦地活跃在邮坛。他说“老有所乐,集邮就是我最大的快乐。”多年来,他一直担任湖南省邮协副会长,全国集邮联学术委员,海峡两岸民间集邮交流会会长,湖南民间文艺界协会会员,湖南诗词协会会员,美国集邮协会会员,《甲子邮刊》主编和全国各地不少邮刊,邮报的顾问等等。同时,很多邮事活动都少不了他,新闻媒体采访、邮展、邮课都需要他去操劳,还有不少邮友和集邮爱好者也经常向他请教和求援。他总是不辞劳苦,有时甚至带病还全心倾注在祖国集邮事业上。他在近60年的集邮道路上,哪怕是风风火火的日子里,林林总总的生活中,有苦也有甜。他为什么?得到了什么?他深深地感受到集邮就是最大的快乐。
文章评论
发表评论:(匿名发表无需登录,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。) 登录状态: 未登录,点击登录

版权所有:藏家世界(微信公众号) QQ:228729911  QQ群:290837045(藏家)

鄂ICP备2021000329号-1 鄂公网安备 4201040200068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