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近端午话收藏

发表时间:2004/07/01 00:00:00  来源:华夏邮林2004年第7期  作者:郭迅(湖北武汉)  浏览次数:1495  
字体大小: 【小】 【中】 【大】
时近端午话收藏
    始于春秋战国时期,迄今已有二千多年悠久历史的端午节,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。每到端午这一天,民间就有挂菖蒲、悬艾叶,避邪防病以为屈原招魂;吃粽子、抹雄黄,以灭百毒使江中鱼龙虾蟹不再伤害屈原尸身,来祭祀屈原;划龙船、赛龙舟,用龙的威慑力驱除所有的灾疫邪祟,以告慰屈原在天之灵的习俗。屈原(约前340-前278年)名平,字原,战国楚人。初辅佐楚怀王,做过左徒,三闾大夫,学识渊博,主张彰明法度,举贤授能,东联齐国,西抗强秦,但楚怀王不接受他的主张,被张仪骗到秦国软禁,逼他割地献城。楚王又羞又悔,忧虑成疾,不久便死于秦国。消息传到楚国,忠贞的屈原悲愤欲绝,上书新即位的顷襄王,望其近忠远奸,选将练兵,为怀王报仇。谁知顷襄王宠信奸佞,反将屈原削职放逐。秦国一看时机成熟,便即出兵,在很短时间内,楚国便失地千里,百姓尸横遍地。当首都郢城为秦兵攻破的消息传来,他深感既无力救楚国危亡,又无法实现政治理想,遂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。“泽畔行吟,五月孤忠沉夜月;离骚寿世,三闾遗恨泣秋风。”[引自屈子祠题联]如今每当端午节到来,人们悼念屈原是“羡其清高,嘉其文采,哀其不遇而怒其志”,从而增强复兴中华的忧患意识,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。
    不久前,笔者与荆楚邮学会两位副秘书长胡昌群、季勇,专程来到喻家山下的华中科技大学院士楼,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崔崑和原华中工学院化学系主任朱慧楠教授,这对金婚伉俪,均曾荣获湖北省劳动模范。早在上大学阶段,他们就通过书信来往寄托彼此的相思,无论在哈尔滨还是在莫斯科,方寸邮票连结他们的心灵。鱼雁传情留下的大量邮票,见证了他们忠贞不愉的爱情。两位老教授的高风亮节,在华中科技大学校园里,早就成为人们称颂的佳话。当我们踏进二老的客厅,一眼望去迎面就是一座“高冠博带陆离之剑,哦吟骚声爱国之情”,高约50公分,雄杰坚实的陶瓷雕塑屈原全身立像,他面相肃穆,昂首向天,双眼炯炯有神,使人感到一种震憾!
    老人不仅要求以屈原立像为背景为他拍照,还特意为我介绍这座雕塑的来历。原来上世纪90年代初,他陪朱教授回老家广东,在佛山收到友人赠送的这件藏品。由广东省佛山市石湾美术陶厂制作,收藏证书表明此种雕像每种一件,绝无重复。该厂80年代全国质量奖评比中,曾被评为国家银质奖。你看:整个雕塑古朴端庄,线条有力度,人体比例合理,冠饰细部刻划讲究,灰色服饰有窑变花纹,黄褐色面部形象逼真,人物眉发、五官亦栩栩如生。在屈原像前,我仿佛看到他:凝眸叩问苍茫天地,世道混浊不清;蝉的翅膀被认为是重,千钧反而看成是轻;黄钟被弃,瓦釜轰鸣;谗言的人飞黄腾达,贤明的人反而无声无息。似乎又听到他讨教詹尹:我是宁可忠诚朴实,真心待人呢,还是去迎来送往、敷衍应酬呢?宁可割茅除草,努力耕作呢,还是去游说诸候谋取功名声呢?宁可直言不讳而使自己获罪呢,还是随波逐流贪图富贵、苟且偷生呢?宁可清高地 远离官场,保持自己的本性呢?还是奴颜婢膝、向妇人那样献媚邀宠呢?宁可廉洁奉公、保持清白呢?还是圆滑如脂趋炎附势呢?宁可如雄赳赳的千里马呢?还是漂浮不定的水中鸭、苟且保全生命呢?宁可与骏马并驾齐驱呢?还是紧随劣马的后边呢?宁可与天鹅比翼齐飞呢?还是和鸡鸭同群呢?谁凶谁吉?我将何去何从?[原文见《卜居》今译]

    两位老人如此看重这座屈原雕像,就在于屈原就是他们的人生榜样。崔老1925年7月出生于山东济南,读初中时正逢抗日战争爆发。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国土,残害中国人民的罪行,西方列强欺辱中国的史实,使他永远难以忘怀。因此在他长期从事材料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,为国家开发了一系列高性能新型模具钢,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,经济效益显著。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等十四项,其中国家发明奖二、三、四等各一项。虽然已年近八十,他还培养了22名博士和23名硕士。他们收藏的不仅仅是一座雕塑,收藏并终身效仿的是屈原人格的高洁和不朽的爱国精神!这使我深深体悟到中华传统文化遗产的弥足珍贵,面对传统文化已有被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遮蔽的危险现实,只有让民族文化的因子潜入人们日常生活,进而“润物细无声”地在个人心灵生根发芽,这种成为国家文化价值观的文化资源,才是强大的、不随时间推移而摇摆的。



文章评论
发表评论:(匿名发表无需登录,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。) 登录状态: 未登录,点击登录

版权所有:藏家世界(微信公众号) QQ:228729911  QQ群:290837045(藏家)

鄂ICP备2021000329号-1 鄂公网安备 42010402000682号